Hong Kong Scholars Annual Symposium - 2025
香江學者計劃週年學術交流會 - 2025
歡迎辭
各位香江學者導師,香江學者,女士們,先生們:
二十大以來,國家全面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的建設,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提升國家創新體系的整體效能。在今年全國人大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裡,李強總理更加強調要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要發展前沿性和顛覆性的科技領域。在這種發展的趨勢下,增強高層次的博士後人才培養,更是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
時光飛逝,自從2011年到現在,「香江學者計劃」的運作已邁進了第十五個年頭,這個項目傾注了兩地主辦和承辦單位及人員的心血,經歷過許多演變,也克服了無數的困難。15年來為國家培養了共700多位優秀的博士後人才,他們經過在香港兩年的博士後培訓後,全數回到內地各個科研院所、大學院校以及企業單位參加工作,並且在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上,取得了驕人的成果,為國家做了傑出的貢獻。目前,「香江學者計劃」已經成為中國最著名的博士後培養項目之一。畢業出站的香江學者,很多已經成為內地各科研機構和院校的領軍人物,擔任了單位領導以至研究院所的所長、院長等重要崗位。
「香江學者計劃」的運作也不是一帆風順的,特別是在幾年前香港遭遇新冠疫情和黑暴動亂衝擊的時候,香港學者協會理事们和各院校的指導教授們,大家迎著各種困難和挑戰,全力以赴做好本計劃的各項工作,包括招募人員、評審工作、日常的指導培訓以及籌辦學術交流會議等。所有工作都完全正常運作,沒有受到影響。博士後都能依照計畫完滿出站。在此,我要感謝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香港學者協會理事會和京港學術交流中心的鼎力支援和努力工作,使各項工作能順利開展並取得圓滿成功。
為了檢閱香江學者們科研進展和成果,同時也增進學者之間的交流和友誼,我們每年都舉辦一次周年學術交流會,所有在崗的博士後都要參加,並要呈交學術論文,採用口頭或海報形式向大會報告自己的學術研究成果。今年我們共有54位香江學者在大會上做階段性的成果匯報,其中包括7位口頭報告和54位牆報展示。為了獎勵香江學者,今年學術交流會也設立了各種獎項,獎勵表現卓越的口頭報告和牆報論文。
最後,我要借此機會衷心感謝香港裘槎基金會,感謝他們慷慨為本次學術交流會作出捐贈,贊助了本次會議的所需經費。我要感謝香港城市大學副校長(研究)岑浩璋教授,他將為香江學者們做精彩演講。我也感謝香港城市大學借出大會場所和設備。另外還要感謝本次交流參加具體籌備工作的各位香港學者協會的理事,他們承擔了所有論文稿件的修訂、編排和評選工作。他們包括左中教授,譚鳳儀教授,蕭文鸞教授,戴建國教授,黎淑賢教授,榮建輝教授,潘江鵬教授,任蕙蘋教授,李宏發教授,王富利教授,余維川教授,邵敏華教授,楊鑄教授,鄧文靖教授和任洪亮教授等。最後,我要感謝京港學術交流中心的負責人徐海山總裁,黃冠麟先生和甘依婷小姐,感謝他們為交流會的順利籌備,盡心盡力做了許多工作。
謝謝大家!
黃玉山教授
「香江學者計劃」學術委員會主席
2025年5月26日
Now, welcome to the
Ⅰ. Oral Presentations
Ⅱ. Poster Presentations
全國博士後管委會辦公室 香港學者協會 京港學術交流中心
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